<track id="5x1pb"></track><em id="5x1pb"><output id="5x1pb"><ol id="5x1pb"></ol></output></em>

      <em id="5x1pb"></em>

                    <mark id="5x1pb"></mark>

                    <del id="5x1pb"><del id="5x1pb"></del></del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b id="5x1pb"></b>
                      站內資源搜索:        進入云平臺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為首頁    ·    加入收藏    ·    English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累計訪問:7509549  此刻在線:86
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码亚洲日韩久久中文字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5x1pb"></track><em id="5x1pb"><output id="5x1pb"><ol id="5x1pb"></ol></output></em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em id="5x1pb"></em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mark id="5x1pb"></mark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del id="5x1pb"><del id="5x1pb"></del></del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b id="5x1pb"></b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◆ 師生苑 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最新 5 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泰興中學生物奧賽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吳若楠:追求大小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贈送大家四張能量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蘇省泰興中學2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之官則思——楊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最火 5 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蘇省泰興中學2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蘇省泰興中學2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之官則思——楊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年精美詩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蘇省第11屆“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> 師生苑 >> 校園之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之官則思——楊飛虹與你分享奧賽成功的秘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校辦室  日期/時間:2013/4/12 19:24:00  點擊:10084  我要評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,我校高三(2)班學生。高二時,參加全國物理、數學、化學、生物聯賽江蘇賽區的比賽,獲得兩個一等獎、一個二等獎、一個三等獎。2012年,再次參加數學、物理、化學聯賽,全部獲得一等獎;因數學、物理在全省排名靠前,獲泰州市唯一“雙保送”資格。2012年年底,楊飛虹同學參加清華大學保送生考試,被清華大學預錄;參加泰州市期末聯考,總分列泰州市第一。該生年齡雖。1996年出生),但在老師、同學眼里,他愛思考,肯鉆研,自學能力強,是名副其實的“奧賽王”,也是全面發展的資優生,先后被評為泰興市、泰州市三好學生。近日,本報記者就奧賽經驗及體會,跟他做了交流,F刊文如下,以饗讀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:祝賀你順利通過了清華大學的保送生考試!你先后七次參加奧賽,獲得“五個”一等獎,真讓人羨慕。目前一些學弟、學妹有這樣的疑惑,就是在奧賽模式“有變”的背景下,他們是否還有必要參加奧賽的學習或培訓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: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,主要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學情來定。之于我,堅持走完了競賽這條路。有人說我幸運地搭上“保送生”的末班車,否則將一無所獲。然而,即便沒有這份“大蛋糕”,我相信還有其他“小蛋糕”在等著我。參加競賽學習,實則是做“思維體操”,參不參加培訓,思維品質一定是兩個境界,F實一點,競賽獲獎可以為自主招生增加籌碼,如能參加全國決賽仍有“保送”機會。而且,奧賽和自主招生、高考盡管不同,但有相似,有關聯。既然你要參加自主招生,或者要挑戰高考中的難題,提前介入何樂而不為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,對那些接觸奧賽后發現有感覺的同學,我建議不妨稍微放開,做一些嘗試。競賽是一把雙刃劍,多少有“賭”的性質,必須做好或成或敗的兩手準備,將可能失敗的影響減至最小。對大多數同學,我不建議他們花太多的時間,這樣會得不償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:現在高中同學“壓力山大,高一時要九門學科齊頭并進,高二時要參加學業水平測試,如果想參加奧賽學習或培訓,選擇什么時機“介入”為好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:當你確定走這條路后,建議從高一下學期起就“上路”。有人說提前接觸難題容易引發自卑心理或厭學情緒。我覺得,既然我們下定了決心,小挫折不會影響我們的決定。提前一年嘗試有兩個好處。一是當你知道自己有高二、高三兩次機會時,心態一定比“孤注一擲”的同學好得多,在壓力較小的情況下,更容易發揮出最佳水平。二是將整個流程提前過一遍,可以減少盲動,增強熟悉性。你知道,知識點還在于多接觸,眼熟手也熟,理解就加深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:在學習過程中,怎樣平衡大課堂學習與自學的關系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:對重點知識還不太清楚的同學,老師的課是重要的、必要的;但是,依賴老師講授而疏于獨立思考,一定不會成功。在我看來,競賽學習的重點在于自學。老師的講解面向大多數人,對知識的選擇及其深度、難度主要按是否重要而定,很難按個人掌握的程度而定。與其流連于多次反復的所謂“重點”,倒不如去揣摩一些沒有完全掌握的“非重點”!胺侵攸c”在考試中時常出現,而且往往是考試時區分度最大的地方!靶闹賱t思”,唯有獨立思考、深刻體驗、反復總結,才能攀越由難題壘起的座座“高山”。如果被動接受,只會讓人產生思考的惰性,最終“山還是那座山”。自學時速度可能有點慢,但積跬步可致千里,節奏“慢”下來,思維才會“快”起來,腦子是越用越活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:自學考驗了人的態度和耐力,同時也一定有方法可循,不掌握基本的方法,就很難達到所期望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:是的。有志于斯卻“止”志于斯,肯定是白費時間,應該努力掌握一些方法。舉個例子,參考書有好多本,怎么消化?我是這樣做的:看書時,先翻看一下目錄;如果發現哪塊知識從沒接觸過或者十分生疏,就以翻看小說的速度把這部分內容過一遍,遇到一些基礎的問題,“就地解決;若是遇到重點、難點內容,就仔細琢磨、研究,直到弄懂、弄通為止。通讀一本書,大致把握知識框架,有利于形成整體意識,進而簡明快捷地切入核心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:像讀小說一樣去讀競賽類的書,這個方法有意思。但據我所知,像數理類的課程,主要還在于做題,不是嗎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:基本正確。我的體會是,做題大于看題,思題大于做題。一些同學看競賽書,看完題目立即看答案,最后還是一頭霧水。我看,倒不如動筆做幾套真題、模擬題管用。辦法是,先把書上的知識、概念翻一遍,然后開始做試卷;做題時如遇到相關知識點,對之前的瀏覽進行回憶,再翻書加深印象。這樣來回幾次,對知識的理解也會一次比一次透徹。對于競賽書,有時不妨把例題當習題做,做好后,再返回看基礎知識,效果也不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些同學搞題海戰術,個人以為并不可取。競賽題注重的是思維能力,從少量的題目中收獲一些體會,遠遠比做一大堆試卷實惠。做題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“形式”,命題人總是從幾個考點出發,綜合構造出這個“形式”。做題便是從“形式”中將“本質”解析出來,將每一道題的“本質”挖掘出來,這才是真正的進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:在做題中勤于思考,在思考中尋找本質,這是一種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吧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:這個過程很美妙。當遇到一條題目時,先嘗試對它的本質有個“初認識”,然后聯想有哪條題目與之相近,最終獲得解題的方法!胺椒ā笨梢苑e累也可以多次強化應。對于在同類或相似題目中發現的不同方法,要善于總結,找出產生這種“不同”的起因和邏輯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拿數學來說,要認識題目的本質,數形結合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。代數的邏輯性嚴密,因此解題過程盡量多用純代數法而少用數形結合法。幾何的直觀性強,更便于在思考時認識命題的靈感來源。有同學在做解析幾何時竟然不畫圖,我想,即使這樣能將題目解出,今后對這個題目仍是沒有多少印象。凡是能畫出圖形的題目,解答時應該首先畫出圖,無論對解題是否有幫助。還有,要學會將已經理解的幾何本質轉化成代數語言表達出來,必要時甚至可以用一些幾何結論。競賽畢竟不同于高考,允許思維的靈活性、方法的多樣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:這些體會很深刻,也切合學習的心理實際,我相信,肯定有不少“知音同好”認同你的觀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飛虹:也不一定,我起先講了一個詞:因人而異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方法,什么方法最有效只有自己清楚。我認為必須親身體驗,體驗之樹常青,方法總是灰色的。我還要提醒學弟、學妹,要盡量減少粗心。競賽比高考更需要細心,如果有了思路卻由于粗心而失分,那就十分可惜。記得一次大考,我感覺思路正確,還有點沾沾自喜,后來一看,結果與提供的答案大不同。原來是第一步算錯了,當然一分也得不到。每做完一條就立即復查,不要指望全部做完后再復查,即使來不及做完,也要對自己填出的每一個答案負責。復查力求簡便靈活,最好選擇另一種方法。比如,可以充分運用從其他題目中總結出的結論,或是直接使用數形結合方法。這些是我在經歷了多次粗心后的心得,當然,仍然是屬于“我”的方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本報記者   邱實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表評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權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權所有:©江蘇省泰興中學 校址:江蘇省泰興市龍河路168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話:0523-87622031 傳真:0523-87626261 信箱:stxzx1861@163.com 備案證書號:蘇ICP備05003324號-1